四川专家:互联网专业收入高
发布日期:2014-06-26 来源:成科进修学校
四川专家:互联网专业收入高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找工作碰了无数次壁,收获了无数冷嘲热讽之后,你或许曾吐槽过,“找工作时眼里流的泪,都是选报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大学选专业,高考志愿究竟该怎么填?什么样的专业在贬值?什么样的专业才更有“钱景”?
日前,一家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联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外发布。
《报告》披露了2013届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这份报告能否作为抉择的“晴雨表”?对于当前就业市场的追踪和监测的可信度有多高?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报告》数据展开深度分析,并专访了撰稿人王伯庆。
就业形势
《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
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 2013 届为12.2%,比2012届(10.9%)增加1.3个百分点,比2011届(10.1%)增加2.1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2013届“211”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66.7%,比2012届(68.8%)下降2.1个百分点,比2011届(72.1%)下降5.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6.9%),比2012届(24.4%)增加2.5个百分点,比2011届(19.9%)增加7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
从《报告》中所指出的数据分析,重点大学院校考研的学生正在迅速飙升,而整个大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率也在飞速地增长。更多的大学生开始用考研来避开就业矛盾。王伯庆认为,能否找到工作已经不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矛盾,最大的问题在于就业的满意度上。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找工作碰了无数次壁,收获了无数冷嘲热讽之后,你或许曾吐槽过,“找工作时眼里流的泪,都是选报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大学选专业,高考志愿究竟该怎么填?什么样的专业在贬值?什么样的专业才更有“钱景”?
日前,一家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联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外发布。
《报告》披露了2013届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这份报告能否作为抉择的“晴雨表”?对于当前就业市场的追踪和监测的可信度有多高?华西都市报记者对《报告》数据展开深度分析,并专访了撰稿人王伯庆。
就业形势
《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
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 2013 届为12.2%,比2012届(10.9%)增加1.3个百分点,比2011届(10.1%)增加2.1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2013届“211”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66.7%,比2012届(68.8%)下降2.1个百分点,比2011届(72.1%)下降5.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6.9%),比2012届(24.4%)增加2.5个百分点,比2011届(19.9%)增加7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
从《报告》中所指出的数据分析,重点大学院校考研的学生正在迅速飙升,而整个大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率也在飞速地增长。更多的大学生开始用考研来避开就业矛盾。王伯庆认为,能否找到工作已经不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矛盾,最大的问题在于就业的满意度上。